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
国内首个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日前在嘉兴挂牌运营
2007-12-05 00:00:00
 
    国内首个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挂牌运营后,排污权在嘉兴就像商品一样,可通过这个中心来买卖。
 
    大华包装集团是首批向中心购买排污权的企业之一。大华其实是个减排先进企业。去年投入1500万元上了生化处理工程后,今年1至9月减排80%。其减排量按照核定是56吨多,按15%的减排要求,其排污指标还剩47.2吨。但他们今年初新上造纸项目,产能扩张后需排放指标48吨,还缺0.8吨。按每吨8万元的价格,花6万多元买了排放指标。“减排既是承担社会责任,也是企业持续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实行排放权交易,让企业有了自觉减排的动力。” 总经理叶流雄说。
 
    排污权如何申购与出让?
 
    嘉兴在国内率先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市场化交易的模式,“主要污染物”是指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两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
 
    按照嘉兴市政府的规定,排污权申购的具体程序是:需求方向储备中心提交主要污染物申购预约申请,储备中心进行初审,待需求方收到环保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文件后,储备中心与需求方签订《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转让合同》,收取交易款项,环保部门发放排污权交易证。
 
    这意味着新上项目审批多了一道排污量申购环节。
 
    而排污权出让的具体操作程序是:转让方提交主要污染物出让申请,储备中心受理后进行审核确认,确认后,储备中心与出让方签订《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出让合同》,并支付交易款项。
 
    根据这项政策,市场主体(含新建、改建、扩建)新增的排污权必须从储备中心交易中获得。排污权的购入量应达到建设项目新增污染物排污量的1.2倍以上,其中化工、医药、制革、印染、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应达到新增污染物排污量的1.5倍以上。
 
    浙江省政府2006年要求,“十一五”期间,必须以2005年统计口径的排污总量为基础,每年使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5%和3.6%。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新上一吨排量的项目,需先减排1.2吨至1.5吨,才能完成减排任务。
    企业付了钱就可以随便排污?
 
    嘉兴的做法,是浙江省推行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前奏。浙江省环保局长戴备军提出,浙江将在明年使1/3到一半地区实现排污权交易。
 
    部分专家担心,这项买卖制度,会不会助长企业的排污行为、削弱政府的监管力度?记者采访了多位官员,他们都表示这种担心属于多余。
 
    另一经济大市绍兴已在近日出台排污权交易意见,预计很快也将实施排污权交易政策。绍兴市环保局长金百富认为:“企业付了钱就可以随便排污?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我们实行总量控制而且每年递减,企业能购买多少排污量都要经过评估,不可能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况且对企业能否取得排污权要经过评估。”。
 
    为达到这一目的,嘉兴、绍兴都不约而同地规定,尽管可以交易,但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无效,必须通过储备中心,分别与中心签合同交易。这等于增加了监管渠道,减排成效不佳的企业,哪怕与其他企业谈妥,也不可能通过环境评估,从而获得购买排污权的资格。
 
    但从目前来看,嘉兴交易储备中心的排污存量并不乐观。嘉兴准备推出类似银行的“储蓄排污指标”,鼓励企业将暂时不用的阶段性闲置的指标存入中心,随时取用。叶流雄认为这是好办法,否则白白放着也是浪费。“但也不是没有顾虑,万一存了,取用的时候取不出来怎么办?”。
 
    “一刀切”是否合理?
 
    嘉兴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赋予企业初始排污权:2007年10月1日前成立的企业,承认其已经取得的排污权;新建企业,或者需要扩大产能的企业,则必须取得从其他企业减排出来的部分排污权,才能投产。因此,不少人质疑初始权取得的公平问题。
 
    对此,嘉兴市环保局副局长沈跃平解释,采取“一刀切”,主要原因在于时间。节能减排箭在弦上,而摸底排查需要大量的时间,为尽快进入实质操作阶段,才采取了一刀切的措施。
 
    印染、化工等五大重污染行业COD买卖价格最高,每吨8万元,中度污染企业每吨6万元,符合产业导向的鼓励发展行业每吨5万元,与政府购买排污权价格持平。此外,二氧化硫的价格被统一为每吨2万元。目前规定,一次买进或者卖出的,就是20年的指标,价格主要根据减排工程所需的成本而定。
 
    这个价格不低。有人担心,一刀切的做法,会增加前来投资的企业的成本,降低区域竞争力,还要面临可能不一定就能拿到足量排污权的尴尬。对前者,沈跃平并不担心,“嘉兴早进入了招商‘选’资阶段,一般企业进不了嘉兴大门。所以这个问题暂时还没遇到。明年浙江大多数地区实现排污权交易的话,成本共同提高,这个问题会得到缓解。”对后者,沈跃平的解释是:“目前政府通过多方筹集,掌握了一定量的排污权。此外,当现有企业迁出、关闭时,这些无偿取得的指标将被收回。此外,政府通过投资减排项目,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节约出来的指标也归政府所有。”。
 
    金百富则认为:“环境成本迟早要付,这是发展和文明的表现。绍兴多年一直收治污费,企业都已经接受了这种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