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
山西省连出重拳不断加强水污染治理力度
2007-10-12 00:00:00

 

    去年以来,山西省多管齐下治理水污染。日前,山西省环保局通报了该省水污染的现状和防治情况。

    去年,山西省废水排放量为10.29亿吨,其中5.88亿吨为生活污水,其余为工业废水,75%的工业废水排放来自化工、电力、冶炼、煤炭和造纸五个行业。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其中42%来自工业排放。

    目前,山西省58.8%的地表水属于污染最为严重的劣五类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1%。汾河作为山西省境内黄河最大的支流,沿线有重点污水排放企业340家,其下游河段在接纳沿岸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后,已经成为一条纳污河流,主要污染指标都超过劣五类水标准,几乎完全丧失使用功能。

    山西省"十一五"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要比目前下降13%。为实现这个目标,山西省从去年开始,加大了对水污染的防治力度。

    处理45名环保不作为干部

    目前,山西省已出台有关规定,将污染物减排等环保指标作为政府评优评先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实行严格的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

    今年,省委、省政府因河津市和孝义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否决了两市的评优资格。省政府对退出全国空气重污染城市倒数前五名的阳泉市给予了100万元的奖励。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先后公开处理了45名环保不作为的干部,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否决125个污染项目

    为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山西省提高了环保准入门槛。按照"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和"增产不增污"原则,山西省在建设项目审批中,严格实施"十不批"原则,对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和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坚决不批。去年以来,全省共否决了125个项目。

    建立环保统一战线

    目前,环保部门已与银行、铁路、电力、国土、煤炭、建设、公安等14个部门联合出台了19项环境管理新制度,建立了治理污染的"环保统一战线"。截至目前,共对500家环境违法企业采取停贷措施,停贷资金达23亿元。对547家企业采取停运措施,腾出焦炭运力3000多万吨。对500多家企业实施停电措施,腾出电量10亿千瓦。此外,山西省还在全国率先对环境违法严重的企业提出并实施了 "企业限批",分别对吕梁市、孝义市、河津市和襄汾县实行了 "区域限批"和 "流域限批",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近30年来,山西省先后投资700多亿元,建设了15万台套以上的污染治理设施。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不少治污设施闲置,偷排暗排现象十分严重。据专家估算,如果现有的污染治理设施能全部正常运行,山西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可减少2成以上。

    去年,山西省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家污染源在线监控试点系统,一旦企业出现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在系统终端就可以直接采取断水断电等措施。今年,山西省将筹资8亿元,在800个企业的1112个废气排放口和549个废水排放口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明年,山西省所有的污染企业将逐步纳入在线监控系统。

    推进中水回用

    今年,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要求所有医院和规模以上宾馆、饭店必须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和规划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住宅小区,都要建设中水回用设施。

    建设污水处理厂

    目前,山西省已建成污水处理厂48座,全省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1年的34.62%提高到去年的60%,11个重点城市都建成了生活污水处理厂。

    去年,省政府要求"蓝天碧水工程"范围内的32个县,最迟在明年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目前,已有13个县建成,并有8个先投入运行,6个县完成主体建设工程,13个县完成初期建设。对不在 "蓝天碧水工程"范围内的县,省政府要求在2009年全部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